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韩城溥彼酒:壶中藏历史 酒里品故事

2020/9/10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878 

 

韩城溥彼酒:壶中藏历史   酒里品故事

                                                                                                                     郭  珺

 

 

酒,一个诗意豪放的名词。

李白为他而狂,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板桥“对月只恨酒来迟”,烂醉赠予求书辈,画圣吴道子酣饮大醉方动笔,挥毫立就“带当风”。书圣王羲之醉而挥毫《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无”。草圣张旭“醉且狂走乃下笔”,“挥毫落纸如云烟”。

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作《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自从仪狄造酒献大禹,龙山古器遗酒香,杜康苦酿数十载终得美酒后。悠悠七千载的中华酒史上,华夏大地酒旗飘扬。浓香的、酱香的、清香的,白的、红的、啤的,45度、48度、52度、68度,12度 ……各色各样的酒,便带着自我的特色,在中华酒文化的历史上开缰拓土,在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庶百姓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溥彼酒,一个带着天然诗意、又富于韩城地方文化特色的白酒。

一箱酒里,竟然装着六个历史文化故事。

打开韩酒酿造坊生产的溥彼酒,仿佛打开了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的精美故事画卷。

大禹治水鱼跃龙门尾声抱柱赵氏孤儿迁著《史记》三朝宰相。每个故事,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韩城历史文化味道,体会到韩城文化的大美内涵,领略到韩城人拼搏向上的精神情怀。

她自出生之日,便带着浓浓的韩城地方文化特色,血液中流淌着楚文化发祥地的香酚,兼具着中华名酒的仙风气韵。

韩城溥彼酒业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酒里的文化却是源远流长。兴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象山烧酒,就是她的母酒,而象山烧酒的祖宗,却在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从大清光绪年间起,靠着清澈的泉水和富庶的粮食,湖北秭归几乎是家家开酒厂,户户卖烧酒。象山烧酒传承人的老家,就在湖北秭归梅山。其祖上以古法酿酒为生,后因战乱避居韩城,湖北秭归的酿酒之法也在不断革新中成为了象山烧酒,再然后就成了今天清香甘醇的溥彼酒。

为了弘扬发展韩城的酒文化,发展韩城的民族文化品牌,近十年来,溥彼酒的传承人和投资人前后十多次赴茅台、五粮液、西凤、汾酒等名酒生产企业,考察学习提升白酒的酿造调制技术,并结合韩城独特的地理、气候、水质特点,研制出了属于韩城人自己的清香型白酒—溥彼酒。

溥彼酒,顾名思义,就是咱们韩城这地方的酒,是咱们韩城人自己的酒。溥彼出自《诗经·大雅·韩奕》,“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溥彼韩城”就是“那高远广大的韩城啊!”,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里,都对韩城极尽赞美之词。用溥彼来为美酒命名,既是为了彰显溥彼酒文化百余年的历史传承,更是为了弘扬韩城悠久深厚的大美文化积淀。

“溥彼酒”采用正宗古法酿造,以高梁、糯米、豌豆、小麦、玉米等谷物为原料,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等工艺,最终酿造出“清、正、甜、净、长”的清香型小曲酒,酒液营养丰富、清香纯正、口感甘冽爽利、回味绵甜悠长。与传统的浓香型、酱香型白酒相比,它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没有异香与杂邪味,是最有温度、最具深度,最富诗情画意、最能彰显文化脉动和韩城人磊落情怀的的白酒。

在酿酒工艺方面,溥彼酒业在吸收其它名酒工艺的基础上,更着力塑造自身的特色。溥彼酒以高粱为主,糯米、大米、玉米、小麦按一定比例加在里面,这样的用粮食做出来的酒口感更醇更好。

新酿的酒虽好,但还不能喝。需要经过过滤环节滤去杂醇油、新酒酒曲等其他杂味,过滤后才会变得清澈,口感也才会更好。酿造好的中高低度溥彼酒,还需要在养酒区分缸存放,至少封存 6-12个月后方可饮用。因为酒还需要滋养,需要吸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光华,用时间沉淀浓缩精华后,入口才会醇香绵甜。

溥彼酒目前的主打产品是52度高度“溥彼”系列酒。为适应绿色健康的消费生活理念,溥彼酒业还推出了以“低醉度、舒适度”为特征的45度低度酒,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

喝溥彼酒,与其说是在喝酒,不如说是在品“溥彼韩城”的文化内涵,在品我们与朋友亲人相聚的喜悦感慨,在品人生落寞时的潸然情怀。

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樽。

文化名城多少事,半壶溥彼味中论。

一杯溥彼酒,让人们沉醉在美好的韩城历史文化故事之中。

一杯溥彼酒,让人们品出了最纯正的韩城文化味道。

一杯溥彼酒,让韩城人从韩酒酿造坊走向最惬意成功的人生旅途!

 

溥彼酒中深藏的六个历史文化故事

       *鱼跃龙门:陕西韩城市东北亦称龙门口,当地人称龙关。禹凿山开门由于黄河河水浑浊,只有长金黄色鳞片的鲤鱼才能存活。每年春季,这些金色鲤鱼逆水而上,在龙门形成跳跃的群体,相传这些金色鲤鱼跳过龙门后会化身为龙升天而去。鱼跃龙门故事鼓励人们要奋进拼搏,敢想敢干,敢于筑梦。

*大禹治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改"堵"疏,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在位于韩城的龙门山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奋战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

*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叫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四乡八邻赞誉。后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相会,久候女子不到。遇河涨水,乃守约抱桥柱而死。后人用“尾生之信”“尾生抱柱”等喻指人坚守信约,忠诚不渝。

*赵氏孤儿春秋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与忠臣赵盾不和嫉妒赵盾之子赵朔为驸马,利用晋景公的偏狭和昏庸,赵盾一家300余口,仅剩遗孤韩城人程婴救出。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偷天换日”之计,以牺牲程婴之子公孙杵臼为代价,成功保住赵氏最后血脉。20年后遗孤赵武长大成人,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赵武终报前仇。这个故事,歌颂了程婴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迁著《史记》: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身为太史令的他动手编《史记》。后因为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李陵辩护,获罪入狱。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朝宰相:王杰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王杰在朝四十余年,老成端谨,耿直刚正,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参与和珅一案审理。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八十一岁去世,追赠为太子太师,谥号文端,祀于北京贤良祠。祠联为:“文见长,清风两袖,不畏权贵;端品高,言道一身,敢斥恶邪。”  

 

更多>>

站内公告